眉山建筑模板施工工藝:
建筑模板的施工流程一般為:安裝支架→安裝主次木楞→調整密肋梁底標高及起拱→安裝模殼→質量檢驗。
1、支架系統
支架系統可采用WDJ碗扣式多功能架或門架,可預組拼成定型飛模支架,吊運組合和分解,亦可單件用鋼支柱、鋼(木)龍骨、角鋼組成支撐體系,散裝散拆。由模板設計確定,并在施工中執行。凡設計高度超過3.5m時,每隔2m高度應用直角扣件與鋼支柱拉接,并與結構柱連接牢靠。
2、主次木楞
頂托粗調標高后,安裝10cm×10cm主木楞,其間距大約為60~120cm。之后在主要楞上安裝7.5cm×10cm次木楞,其間距為40~60cm。次木楞的間距要根據密肋的間距確定。次木楞的兩側安裝∟50×5的角鐵(可預裝)。安裝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殼的邊線,即準確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線,以使次木楞(即密肋)軸線位置準確。
3、起拱
次木楞安裝完畢后,要認真調整頂托升降,使次木楞頂面符合設計標高(即密肋底標高符合設計要求)。并根據設計要求起拱。設計無要求時,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/1000~3/1000。
4、模殼
按建筑模板組裝設計圖的平面布置,按型號將模殼安裝在次木楞兩側的支撐角鋼上。模殼底腳加設頂桿以**模殼底部的剛度。模殼表面噴刷水質隔離劑。單向模殼長向連接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cm,以免接口處側向剛度不足。雙向模殼安裝,要在一個柱網內由中間向兩端排放,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,以免出現兩端邊肋不等的現象。凡不能使用模殼的地方,可用木模補嵌。
5、檢查
按建筑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標準逐項檢查模殼模板。檢查的重點放在模殼自身剛度的**措施和連接節點的嚴密性。辦理預檢。